晚清时期联美配资,由于统治阶层的腐朽与昏聩,中国辽阔的疆土遭到西方列强的肆意瓜分。那些屈辱的历史画面至今令人心痛——1901年,垂垂老矣的李鸿章颤颤巍巍地代表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。这份条约堪称天价罚单:不仅要赔付列强9.8亿两白银的天文数字,还要割让多处战略要地。当时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联美配资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市井萧条,民不聊生联美配资,整个社会笼罩在绝望的阴霾之下。
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,袁世凯这个投机分子窃取了革命果实。他倒行逆施复辟帝制,结果只当了83天皇帝就在全国声讨中仓皇退位,成为历史笑柄。此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,北洋政府虽名义上统一全国,实则政令不出京城。那段时间的中国就像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,完全迷失了前进方向。在老百姓的记忆里,北洋时期就是兵荒马乱、饿殍遍野的代名词。 但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。就在这个动荡年代,却意外收获了一份影响深远的大礼包。1920年,欧美列强在巴黎签订了一份特殊的《斯瓦尔巴条约》,美国、英国等18个国家获得了北极圈内斯瓦尔巴群岛的开发利用权。这个面积相当于两个海南岛的群岛,允许签约国公民自由进出开展科研活动。当时中国正忙着应付军阀混战,根本无暇顾及这个远在天边的冰封群岛。 令人意外的是,1925年法国突然热情邀请中国补签条约。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态,随便派了个代表签字了事。在他们看来,这个连地图上都难找的苦寒之地毫无价值,加上当时交通闭塞,估计一百年都不会有中国人踏足。这个看似随意的决定,却在几十年后显现出惊人价值。时移世易联美配资,当年无人问津的冰雪荒原如今成了香饽饽。斯瓦尔巴群岛不仅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,每年吸引大量游客,更关键的是它毗邻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,为我国的极地科研提供了战略支点。现在中国科学家在这里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,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重要贡献。估计法国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——这个他们当年牵线搭桥促成的条约,如今反倒让中国在北极站稳了脚跟。历史就是这样充满意外,一个不经意间的决定,可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轨迹。
发布于:天津市热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